11月7日下午,中国计算机学会“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走进高校活动”在英国365集团将军路校区1号楼527会议室举行。本次活动主题为“算力赋能、空天无限”,由计算机学院承办。

活动邀请到业界权威专家担任讲者,包括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主任、中山大学郭得科教授,专委副主任、CCF理事、南京大学叶保留教授,专委副主任、上海交通大学高晓沨教授,专委秘书长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曾德泽教授等。英国365集团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圣君、副院长赵彦超,以及学院80余名教师、研究生共同参与活动,活动由学院许建秋老师主持。


首先,黄圣君致欢迎辞,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,期待与各位嘉宾围绕算力网领域前沿技术开展深度交流探讨,进一步拓展多方合作空间与发展契机。随后,郭得科教授代分布式计算与专委致辞,他指出,算力网作为分布式计算的新形态,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的关键抓手,本次活动将聚焦算力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,为师生带来前沿学术视野。
报告环节中,专家们围绕算力技术的不同方向展开深度分享,内容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,覆盖从技术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。

中山大学郭得科教授以《网内计算方法和实践》为题,指出网内计算是算力网络的核心技术特征,也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。他深入分析了数据中心内分布式应用在网络传输中面临的挑战,总结典型分布式应用在计算架构和流量相关性上的共性特征,并重点介绍了面向新型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优化方案——通过挖掘网络架构与设备的网内计算潜力,可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性能,支撑更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稳定运行。


南京大学叶保留教授聚焦《云边端融合的分布式协同学习:机遇与挑战》,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。他表示,算力基础设施向云边端泛在化发展的趋势,为构建云边端融合的分布式协同学习体系提供了新机遇。报告从体系架构设计、理论方法创新、演化机制优化三个维度,系统梳理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,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,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。
上海交通大学高晓沨教授以《云服务中的资源管理优化》为主题,针对云服务中异构硬件、多租户竞争及AI/ML训练与推理任务等复杂挑战,提出了全栈式资源调度与优化方案。他详细介绍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技术突破:包括面向CPU/GPU/DPU的硬件感知资源隔离与性能优化技术,基于强化学习的容器与任务智能调度方法,以及针对大模型训练、实时推理等场景的定制化调度策略。

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曾德泽教授在《从云原生到算力原生计算:趋势、探索与展望》报告中,阐述了算力网的核心价值 —— 打破云、边、端算力设备壁垒,构建一体化算力资源池,实现计算、存储、网络资源的按需调度。他探讨了将云原生技术拓展应用于算力网络的潜力与优势,并从资源分配与任务调度优化的角度,分析了算力原生计算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华中科技大学何强教授以《边缘算力赋能边缘模型训练:边缘问题边缘解决》为题,指出边缘算力节点可在靠近数据源的位置实现数据实时分析与处理,在自动驾驶、虚拟 / 增强现实等对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中,能助力终端设备快速决策,支撑可持续演进的个性化人工智能。报告同时分析了边缘算力应用带来的新机遇与技术挑战。
天津大学仇超副教授围绕《分布式算力网络赋能大模型微调服务和无人机集群演进》展开分享,强调分布式算力网络通过整合地理分散的计算资源,为计算密集型任务提供了可扩展、高可用的算力支撑。他具体介绍了该技术在两大前沿领域的应用:一是为大模型微调服务提供高效算力保障,二是通过将无人机集群的感知、决策与路径规划任务卸载至边缘云,实现集群规模、智能水平与自主性的显著提升,推动多智能体协同执行任务的能力突破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参会师生围绕 “学生培养路径、AI 工具合理使用、外出实习规划、研究方向选择、技术方法创新” 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现场学生不仅就报告中的技术细节提问,还结合硕士、博士阶段的学习目标,向专家咨询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建议。各位专家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问题,既深入剖析前沿科学问题,又分享宝贵的学术经验与实践心得。现场学术氛围浓厚,交流气氛活跃。参会师生表示,通过互动不仅深化了对算力领域前沿问题的理解,开阔了学术视野,更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,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与探索动力,也为今后的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。





活动最后,曾德泽教授代表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作总结发言。他高度评价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特别肯定了互动提问环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度与探讨价值。同时,他向参与报告的各位专家学者,以及承办本次活动的英国365集团计算机学院表示衷心感谢,并希望“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走进高校”系列活动能够持续开展,鼓励在场师生继续深耕各自研究领域,探索前沿课题,为算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贡献力量。

本次活动紧扣“算力”核心主题,结合学科特色,从前沿研究方向到系统设计实践,全方位展现了算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潜力。活动不仅帮助师生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结合点,探索新的研究方向,也为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,对推动分布式计算与算力网络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